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引号: 014309260/2024-00349 信息分类: 政府办公室文件,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水利、水务,其他,通知
发布机构: 灌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4-07-12
文号: 灌政办发〔2024〕42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各镇人民政府,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灌南县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灌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7月12日 灌南县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灌南县粮食大面积单产 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镇人民政府,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灌南县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灌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712


 

灌南县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20242026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部署,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在江苏实施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贡献力量,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全省粮食单产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苏农办农〔202410号)《连云港市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连政办传〔202418号)等文件要求,我县组织制定了要求,结合灌南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县的头等大事,以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主线,以持续提升粮食单产水平为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协作攻关,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优化社会化服务、创新生产经营方式,紧紧抓住良种、良机、良法、良制、良田等增产关键,整套集成、整体推进,加快粮食单产水平提高、产能提升。

二、主要目标

按照急抓1年、紧抓3年、续抓5年、长抓10的总体安排,全要素集成、分作物实施,由点到面、整建制推进,通过高产多抗优质品种的更新迭代、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应用、农艺农机良田良制的融合配套,实现季季高产、周年高产、均衡增产。到2026年,全县粮食单产力争达到492公斤/亩左右。其中,水稻单产稳定在623公斤/亩左右,小麦单产稳定在400公斤/亩左右,玉米单产稳定在400公斤/亩左右,大豆单产稳定在188公斤/亩左右。

三、重点任务

按照摸清底数、抓住关键、强化支撑、量化目标的要求,聚焦关键要素、措施配套、支撑保障三类重点任务,确保2024年取得初步成效,打牢中长期单产持续提升基础。

(一)突出关键要素,尽快落地见效

1. 围绕良种,加快高产多抗品种推广。良种是提升单产水平的核心科技。

1)筛选引进适宜我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遴选、试验、示范一批高产、稳产、品质优、综合抗性强的新品种。

2)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开展打击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未审先推、适宜种植区域不包含本地区的不合法种子、白皮袋种子等不法行为;强化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持续开展种子质量抽检,保障农民用种安全。

3)加强优质品种推广应用,针对我县粮食作物种植品种多、乱、杂现状,每个镇力争形成每种粮食作物12个主体品种、3个左右示范品种的品种布局。水稻品种上重点推广优质食味稻米,小麦品种上重点推广中强筋小麦。

2. 围绕良机,加快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良机是提升粮食单产水平的关键支撑。

1)整体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水稻上重点推广以机插秧为核心的全程机械化技术,突出发展集中育供秧,提高壮秧培育、增密机插、侧深施肥等关键技术到位率,持续控减直播稻。小麦上重点推广以种肥同播为核心的全程机械化技术,突出秸秆机械化还田质量,补齐我县小麦田机开沟比例相对较低的短板弱项。

2)推进农机作业质量提升。紧扣高质量农机装备和高水平农机作业这两个关键,抓好机械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收获等主要环节,常态化组织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活动,全方位提升农机作业质量。

3)推进农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依托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培育建设一批平急两用的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增强农机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4)推进智能化水平提升。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应用,建设12个高水平粮食生产无人化规模农场,提升农机装备智能化应用水平。

3. 围绕良法,加强技术集成示范推广。良法是提升单产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强主推技术展示示范,集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优质高产协同、防灾减损同步的高产集成配套技术,持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1)坚持问题导向,组织相关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全面梳理单产提升面临的短板弱项,分区域分品种形成问题清单,开展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梳理集成攻关,形成一批综合性技术解决方案。

2)发挥产业技术体系作用,组织专家开展前瞻性技术试验示范,明确重点作物和重点区域,加快技术熟化和本地化,着力破解粮油生产技术瓶颈,为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3)依托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组织粮油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提升技术技能水平。

4)立足各地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组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强主推技术展示示范,加大技术推广补助力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加快熟化优化的高产高质高效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

(二)落细配套措施,夯实增产基础

4. 聚焦创高产,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依托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推进整建制示范,打造一批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高产片,集中开展品种对比筛选、技术集成配套、模式展示示范,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指导服务等活动,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高产竞赛,鼓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主体积极参与,推介一批新品种、集成一批新模式、打造一批示范方、挖掘一批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

5. 聚焦减损失,强化防灾救灾减灾。立足本地气象灾害类型和发生特点,重点加强涝渍害、干旱、低温冷害、高温热害、台风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组织制定发布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方案,科学应对灾害发生,促进灾后恢复生产,减轻因灾损失。针对不同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重点加强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和两迁害虫、玉米穗部病虫害、农田杂草等病虫草害防控,做好监测预警,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确保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三)强化支持保障,促进持续增产

6. 聚焦良田,加快耕地地力水平提升。良田是提升单产水平的基础保障。

1)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围绕在2028年前将能够建设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每年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

2)加快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建设好6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大力推广应用秸秆还(离)田、增施有机肥、深松(深耕)、种植绿肥、轮作休耕等技术,用好测土配方、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加快提升耕地地力水平。

3)加强耕地保护和利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耕地种植用途管控,高标准农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有序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严防大棚房问题反弹回潮。

7. 聚焦强素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支持粮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施粮食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奖补政策,支持有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单产提升示范观摩、巡田指导等产业链分工。加强粮油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单产提升专题班。实施千员带万社(场)行动,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服务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辅导服务。支持服务主体围绕粮食生产的整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收获等关键环节开展社会化服务。

8. 聚焦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重点引进培育一批发展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专用原料基地,加大优质稻米公共品牌建设,带动农户提高粮食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引导粮油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分工协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带动更多农户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鼓励粮食加工企业开展粮油加工专用设备研发与应用推广,切实提升粮油行业加工水平和综合效益。集成推广减损增效、提质减排的加工技术与装备,推动粮油加工环节减损增效。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深化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单产提升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的关键措施来抓。推进建立党政领导官方指导工作机制,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分别挂钩一个示范方,层层推进粮食单产提升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成立由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协调推进工作小组,负责粮食单产提升政策扶持、措施制定、管理服务、考核激励等工作,形成部门协同作战合力,全面推动单产提升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政策扶持。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要统筹用好现有资金,加大对粮食单产提升行动的支持。围绕单产提升关键环节、重点任务,统筹用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技术体系、农业救灾等现有政策资金,创新项目实施方式,将单产提升主要技术、重点任务作为资金重点支持内容,向大面积单产主体重点倾斜,推动单产提升行动尽快见效。

(三)强化技术服务。积极对接省级高产示范科教推广单位,组建灌南县粮食单产提升行动技术服务团队,在关键农时开展指导服务,确保做到一镇一专家,开展巡回指导和包片指导服务,做好技术培训,对症施策落实综合技术方案,做到专家直接入户、技术直接到人、良法直接到田,提高关键环节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

(四)强化高产示范。聚焦农技推广、科研教学等单位的专家资源,联合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推进整县、整镇、整村高产示范活动,全县建设万亩高产片1个以上,每个镇建设千亩示范、百亩攻关田1个以上。全面开展高产竞赛活动,全县建设一批水稻亩产800公斤的千亩示范方、900公斤的百亩攻关田,小麦亩产500公斤的万亩高产片、600公斤的千亩示范方、700公斤的百亩攻关田,建成一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示范方。加强全过程技术示范带动,推动专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示范方产量变成大面积产量。

(五)强化宣传激励。加大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方式,宣传粮食单产提升行动的好模式、好经验、好做法,营造良好氛围。把粮食单产提升实绩列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等重点考核事项,调动地方重农抓粮、主体务农种粮积极性。对在粮食单产提升行动中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相关规定予以激励。